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姚迪圣博士在高效稳定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获得重要研究进展

作者: 时间:2023-03-07 点击数:


目前,全球范围内能源产业发展的低碳化趋势逐渐形成,我国也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发展战略,业界对于高效实用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需求不断提升。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代表之一,技术持续变革。其中,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因其优异的光电效应,成为近十年来新型光伏技术的研究焦点。反式(p-i-n) PSCs具有低伏安迟滞效应,且可以很好地适配晶硅和铜铟镓硒(CIGS)等光吸收材料制备面向产业化的叠层太阳电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单结反式太阳能电池中,载流子传输层(CTL)中存在的大量面/体缺陷,以及钙钛矿同CTL之间的能级匹配错位给制备高效稳定的反式PSCs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反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仍低于传统的正式(n-i-p)结构器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善钙钛矿和CTL之间的电荷传输效率至关重要。早期的PSCs研究更偏重于处理钙钛矿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本体缺陷,对于CTL以及CTL在电荷提取和转移中的作用重视程度较低。研究团队认为,开发统筹管控CTL/钙钛矿本体和界面缺陷的综合性策略,是解决反式PSCs效率和稳定性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此外,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单一添加剂以同步改善电子/空穴传输层,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工艺流程,在PSCs的量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近日,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姚迪圣博士利用4-氯甲基苯甲腈(CBN)作为唯一有机配体添加剂,分别加入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发现其具有不同的积极影响,实现了本体缺陷和界面缺陷的同时钝化,成功制备出高效率和高工作稳定性的PSCs。研究发现,氯离子的引入可以减少钙钛矿的晶界缺陷,改善钙钛矿的晶粒尺寸以增强钙钛矿薄膜的光电特性。另一方面,高电负性氰基与钙钛矿中的阳离子和碘空位有强相互作用,可以增强PTAA和钙钛矿之间的桥联,改善PTAA对钙钛矿前驱液润湿性差的问题,提高PTAA的导电性和迁移率。此外,CBN产生的电负性C≡N键可以与PCBM中具有电负性的羧酸以氢键形式相互作用,促进PCBM分子的有序排列,有效防止了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对钙钛矿层的侵蚀,同时抑制钙钛矿材料中的碘离子迁移,减少其与银电极之间的接触分解,显著增强PSC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研究发现CBN可以减少由CTL和钙钛矿层之间的深能级缺陷引起的能级失配,极大改善了电荷的界面传输能力。经过CBN改良的器件PCE超过20%,短路电流为23.9 mA·cm−2,填充因子提高到81%。未封装的器件在30%和85%湿度环境条件下分别储存1000小时,仍能保持初始PCE的80%和70%,以及在1小时室内条件的持续光照测试中获得了可忽略的PCE损失。该策略证明了多功能单一添加剂能改善CTL和钙钛矿之间的界面接触以制备高效和稳定的反式PSC,为p-i-n反式PSC的产业化开辟了新思路。该成果以“Collaborative Passivation for Dual Charge Transporting Layers Based on 4-(chloromethyl)benzonitrile Additive toward Efficient and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Small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星宇。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7445)。

1.aCBN分子的化学结构和模拟ESP静电分布图,(bPSC横截面 SEM 图,(cdPSC器件结构和CBN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2.aCBN改良传输层前后的PSC在反向和正向扫描方向上测量的J-V曲线图,(bCBN改良前后器件的EQE 光谱图,(cPSC的能级结构图,(deCBN改良前后器件的稳态及瞬态荧光光谱图,(fCBN改良PTAA层前后的FTIR光谱图。


3.ab)基于CBN修饰的p-i-pn-i-n结构器件结构的SCLC暗态J-V对数曲线图及其器件结构示意图,(c)基于ITO/PTAACBN改性PTAA/钙钛矿结构的XRD对比图,(de)纯空穴或纯电子器件的迁移率测试JV曲线图,(fCBN改良前后的 PSC 暗态JV曲线图。


4.abCBN改良PCBM前后的动态薄膜接触角测量,(c)基于PCBMCBN修改的PCBM薄膜的AFM图,(dCBN改良前后器件的稳定输出功率和稳态光电流。未封装的原始和改良器件在e80%相对湿度(RH),25°C环境条件和f30%相对湿度(RH),25°C干燥柜条件下储存1200小时后的长期稳定性测试。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