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邀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杰出教授、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张树君教授在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协同创新中心三楼会议室开展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以 “Advances in bulk ferroelectrics over the past decade” 为主题,带领师生走进铁电材料的奇妙世界。
在报告中,张树君教授从压电、介电、热释电等多元应用,到压电材料发展的里程碑,见证其性能跨越三个数量级的飞跃。单晶体的相场模拟、织构陶瓷的性能对比、高熵陶瓷的创新,展现材料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高频换能器在医疗成像的应用、MLCC在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凸显铁电材料的实用价值。展望未来,在医疗健康领域,铁电材料朝着低功耗、自供电、柔性可穿戴等方向发展,为可持续医疗技术开辟新路径,每一页PPT都是材料科学与应用的精彩对话。整个报告从基础原理到产业应用,系统呈现了铁电材料的知识体系,体现了“材料创新-性能突破-场景落地”的科研与产业逻辑。
本次学术报告让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师生深入了解了铁电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技术突破。报告结束后,张树君教授与现场师生就研究细节、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师生们的科研思路提供了新启发。
个人简介:
张树君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杰出教授;此前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资深科学家及教授。他已发表/合作发表逾600篇技术论文(谷歌学术统计显示被引57,000次,H指数112),成果刊载于《科学》《自然》《自然·材料》及多家学会旗舰期刊,并在介电与压电材料领域持有12项美国授权专利。自2021年起,他连续入选科睿唯安"交叉领域"或"材料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其荣获多项学会荣誉包括: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2023)、IEEE超声、铁电与频率控制学会会士(2021)、美国陶瓷学会会士(2019)、美国陶瓷学会罗斯·科芬·珀迪奖(2020)、澳大利亚陶瓷工程领域顶级研究者(2019, 2021-2023)、新南威尔士州长科学与工程奖(2021)、IEEE UFFC铁电青年研究者奖(2011)与铁电成就奖(2021),以及伍伦贡大学年度校长研究卓越奖(2022)。他曾当选IEEE UFFC行政委员会委员(2016-2018)并担任铁电学副会长(2021-2023),已培养包括国际交换生在内的30余名博士毕业生。现任《微结构》创刊主编、《晶体》(多晶陶瓷板块)主编,兼任《美国陶瓷学会会刊》《IEEE超声、铁电与频率控制会刊》及《科学通报》副主编。长期担任电子材料与应用会议(美国陶瓷学会,2015-2025)专题研讨会组织者,以及2021年悉尼ISAF-ISIF-PFM联合会议共同主席。作为首席研究员或核心专家主持科研项目总经费超千万美元,并在铁电与电子陶瓷领域受邀于国际会议、产业界及学术界作170场特邀/主题/大会报告。

报告现场
(一审:刘来君 二审:周焕福 三审: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