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举办2019年学术年会

作者: 时间:2020-01-02 点击数:

    12月27日,在屏风校区广西有色金属隐伏矿床勘查及材料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会议室举办了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会议邀请了“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西安交通大学杨冠军教授,湖北省“百人计划”称号获得者、武汉理工大学徐林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华中科技大学高义华教授3位专家到会并作精彩学术报告。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崇宇副教授、罗志虹副教授、徐军古副研究员和刘婵娟副研究员也在会上作了报告。我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学术年会。
  杨冠军教授作了题为“热防护涂层多特征共优化”的学术报告。杨教授针对当前热防护涂层服役要求苛刻、特征复杂、受制于短板的共性瓶颈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热涂层多特征共优化理论,提出减少晶界抑制氧扩散的抗氧化方法,提高了普适性;同时,提出降低层界能量抑制开裂的稳定化方法,可以大大改善物理耐久性,形成了超快结晶制备大面积均匀超薄涂层的溶液加工新方法,在机械动力、太阳能电池和航天装备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徐林教授作了题为“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学术报告,从纳米线的结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徐教授根据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对其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相应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制备工艺,重点阐述了纳米线在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和目前面临的问题。最后,徐教授对未来进一步探索基于纳米线的电化学能量存储提出了展望。
  高义华教授作了题为“基于Mxene材料的力传感器与能源存储器研究”的学术报告。高教授介绍了二维层状材料MXene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和应用,重点介绍了所在团队利用MXene的特殊层状结构与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微力传感器和能源储能器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高教授还利用小木块在水中不同的漂浮状态诠释了阿基米德原理,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科研过程中有感而发创作的诗词歌赋,鼓励同学们从科研中寻找乐趣,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刘崇宇副教授作了题为“搅拌摩擦焊接及加工制备细晶结构铝合金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超细晶结构铝合金的低热输入固态连接技术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演化规律与再结晶机制,提出了大尺寸细晶结构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介绍了细等轴晶结构铝合金的高阻尼特性及其阻尼机制;提出了细等轴晶结构铝合金室温力学性能的优化方法。
  罗志虹副教授作了题为“锂氧电池和电催化剂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其课题组针对目前锂氧电池面临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包括采用复合隔膜、保护性薄层、预活化等改善金属锂负极的稳定性,高导电正极和胶体催化剂提高正极放电产物的分解。此外,还介绍了其课题组在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方面的研究,包括非铂和低铂贵金属催化剂等内容。
  徐军古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电解质的物相、结构、性能及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简要介绍了其在氧离子导体材料领域最近五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厘清了K掺杂的SrSiO3体系的物相及导电机制,在黄长石结构中发现了间隙氧的局域化现象,以及影响间隙氧含量的与迁移能力的离子尺寸效应与孤对电子效应,利用玻璃结晶法制备了传统固相法无法得到的含有间隙氧的La1+xCa1-xAl3O7+0.5x材料,发现了Na2W2O7材料熔融状态下的氧离子导电现象。
  刘婵娟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新型骨架型近红外光响应温敏水凝胶的构筑及其多功能抗肿瘤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智能水凝胶在药物控释和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并指出近红外光响应的智能原位凝胶系统具有远程近红外光调控药物释放及联合光热治疗或光动力治疗的潜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并深入探讨了“共轭聚合物骨架”结构的超分子智能凝胶在光控药物释放及多功能抗肿瘤中的应用,发展了制备骨架近红外光响应智能凝胶的新方法,拓展了智能凝胶在癌症光治疗领域的应用。
      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引起了现场师生们的极大兴趣。在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专家们给予了认真有趣的解答。
  此次学术年会为我校相关专业师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师生们对热防护涂层多特征共优化、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基于Mxene材料的力传感器与能源存储器研究、搅拌摩擦焊接及加工制备细晶结构铝合金研究、锂氧电池和电催化剂研究、新型骨架型近红外光响应温敏水凝胶的构筑及其多功能抗肿瘤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前沿有了更深的了解,开拓了学术视野,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对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动力。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